大傢好,我是關注車圈,熱愛旅行的機車貓頭鷹!自動駕駛近期輿論風嚮有些變化。導火綫來自蔚來、特斯拉與豐田,蔚來汽車輔助駕駛事故風波還未散去,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係統就遭到美國監管部門調查。隨後,豐田自動駕駛巴士在殘奧村撞傷盲人運動員消息,再次將自動駕駛安全問題推到風口浪尖。三傢業內代錶性的公司陸續陷入輿論風波,讓自動駕駛的前景濛上一層陰影。一係列事故,讓自動駕駛(尤其是高階自動駕駛)遭遇諸多質疑。而在用戶端,自動駕駛作為昔日的寵兒,似乎一夜之間被強加瞭“原罪”。當然,這也引申齣另一個話題,麵對資本投資的邏輯,還看不到任何落地希望的高階自動駕駛還值得投資嗎?蔚來、特斯拉、豐田最近都惹上瞭麻煩8月以來,三傢知名車企陸續因自動駕駛事件陷入輿論風波。蔚來的事故大傢已經不陌生。8月14日,一份訃告掀起軒然大波:8月12日,一名年僅31歲知名企業傢林某在駕駛蔚來ES8過程中,於行駛在瀋海高速涵江段發生交通事故,不幸意外身亡。訃告中提及,事發當時,林某正開啓NavigateonPilot領航輔助功能,簡稱“NOP”功能。隨後,蔚來則錶態,NOP領航狀態不是自動駕駛,而是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當然,這樣的迴應並未讓事件平息下來,車企過度宣傳自動駕駛的批評此起彼伏。此外,用戶缺乏對自動駕駛的正確理解,也讓這個産業發展方嚮有些走偏瞭。特斯拉對自動駕駛激進的態度,已經引起瞭官方的警覺。8月16日,據媒體報道,在特斯拉發生瞭11起交通事故之後,NHTSA對特斯拉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啓動正式調查。不巧的是,上周三特斯拉又在Autopilot啓動狀態下,發生瞭第12起事故。NHTSA啓動調查之後,特斯拉股價也應聲而跌。當日,特斯拉股價下跌4.32%至686.17美元,市值蒸發約307億美元(約閤人民幣1988億元)。不過,不久特斯拉股價再次迴升至733.57美元。如果說蔚來和特斯拉事件,歸因於他們對自動駕駛的過渡宣傳和激進態度的話,豐田奧運村自動駕駛汽車撞人事故,則讓業界對高階自動駕駛的技術水平深感疑惑。8月26日下午,也就是在東京殘奧會期間,豐田自動駕駛巴士e-Palette在右轉進入人行橫道時,撞傷瞭東京殘奧會視力受損的運動員北園新光。事故發生之後,豐田立即停止瞭其自動駕駛班車服務。事後,豐田CEO豐田章男在YouTube視頻上承認瞭這次事故,他也錶示,“這錶明,自動駕駛汽車在正常道路上行駛還不太現實。”豐田事故也意味著,就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水平,即使在特定場景之下,也還不能滿足安全標準。圍繞自動駕駛的事故不斷發生,預示著自動駕駛産業正進入一個轉摺期。從積極方麵來看,這將會是自動駕駛産業去泡沫,走嚮理性發展的過程。從消極的方麵來看,自動駕駛進程或許會因此放緩,難以落地的自動駕駛讓資本再次對其失去信心。自動駕駛投資也曾經曆低榖期自動駕駛投資此前也經曆瞭高潮期與低榖期。早在2009開始,Google就研發齣瞭無人駕駛汽車。2014年,第一波自動駕駛熱潮開啓,Zoox公司成立,特斯拉推齣Autopilot1.0,蘋果啓動泰坦計劃。在中國,百度也啓動瞭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2015-2017年,自動駕駛也從萌芽階段逐漸走嚮過熱時期。自動駕駛概念熱度不斷上升,入局者也越來越多。特彆是在2016年CES展會上,不少自動駕駛公司紛紛宣告2020年就能實現L4甚至L5級彆的自動駕駛。2017年,奧迪A8L搭載L3級彆自動駕駛功能,福特收購Argo.ai公司,自動駕駛熱度依舊不減。不過,2018年之後,自動駕駛行業開始齣現分化。一方麵湧現齣不少巨額投資,本田27.5億美元投資Cruise,讓整個行業為之一振。另外,Aurora獲得5.3億美元戰略投資,Nuro獲得軟銀願景基金投資的9.4億美元這兩項投資,雖然2019年初纔宣布,但是2018年也基本敲定。另一方麵,自動駕駛領域的安全問題也凸顯。2018年3月,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在亞利桑那州進行測試時,發生一起碰撞事故並導緻一名女性死亡。據稱,發生緻命事故是由於安全員的疏忽,不過這件事情也導緻自動駕駛熱潮開始退卻。2019年是自動駕駛行業艱難的一年。2019年4月,被譽為中國首傢自動駕駛初創企業RoadStar(星行科技)遭到投資方清盤。幾乎同時,另一傢明星自動駕駛企業Drive.ai宣布永久關閉。Cruise則因測試進度不及預期,決定推遲RoboTaxi計劃。奧迪則宣布取消瞭L3的項目研發。2019年以來,自動駕駛公司融資變得十分睏難,甚至連Waymo、Zoox這些實力雄厚的公司都在生死綫上徘徊,或者放下身段委身於大型公司。總體迴顧下來,2019年自動駕駛因遲遲未能商業化陷入投融資的低潮期。2020年之後,自動駕駛領域的額投資開始迴暖。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外自動駕駛行業投融資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特彆是中國自動駕駛投融資案例數量遠超過國外。在中國,2020年2月,小馬智行宣布B輪融資4.62億美元,估值超過30億美元。直到2021年上半年,我國自動駕駛領域就完成近1000億元投融資。下半年自動駕駛投資會遇冷嗎?下半年自動駕駛領域投資熱度將會如何?蔚來、特斯拉和豐田等安全案例,或許會給自動駕駛産業的發展澆上一盆冷水。備受重視的安全問題,讓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時間不斷推遲。蔚來事件說明L2級自動輔助駕駛係統都不安全,高階自動駕駛的安全則更讓我們質疑。而豐田自動駕駛汽車撞人事件也說明,特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安全水平還達不到落地的要求。某投資公司管理閤夥人肖敏錶示,自動駕駛有兩種發展邏輯,一種是從L1-L3逐漸演進為L4,這條路綫的支持者以造車新勢力以及主機廠為主。另一種則是從L0直接跨越至L4級以上,這條路綫支持者以Waymo、小馬智行、百度等自動駕駛公司為主。然而,這兩條路綫的投資前景均遭遇挑戰,目前,市麵上一套L2級彆自動輔助駕駛係統解決方案的利潤僅為幾百元,即使上萬颱的利潤率也不過百萬元。漸進式路綫的規模化都比較艱難,也意味著跨越式的路綫即使實現瞭L4級彆自動駕駛,還要邁過量産化和規模化的坎。資本的耐心或許不會為自動駕駛的落地留齣更多時間。以共享單車為例,從掀起熱潮到最後的大洗牌,前後隻有三年時間。按照時間來計算,自動駕駛産業已經經曆過一次洗牌。我擔心,新一輪洗牌不久後就會到來。德聯資本高級副總裁樊雪鬆錶示,任何行業在走嚮成熟之前總會經曆各種波動。隻有問題暴露齣來之後,行業纔能在技術、規則、法律等方麵補課,不能因為個彆安全事故問題,就否定自動駕駛的發展趨勢。全行業朝著高級彆自動駕駛發展的方嚮不會變化,這也意味著投資邏輯仍然成立。當然,自動駕駛的安全問題再次被推嚮風口浪尖,高級彆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的難度也勢必會加大。到如今這個時間節點上,資本會展現齣更為理性的一麵,大傢也會仔細思考之後,再決定還要不要布局。”(注:部分數據來自中國汽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