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為加快運算速度而建立的機器學習係統,在量子物理實驗前沿也取得瞭驚人進展。撰文|阿尼爾·阿南塔斯瓦米(AnilAnanthaswamy)翻譯|白德凡審校|吳非圖片來源:pixabay量子物理學傢馬裏奧·剋萊恩(MarioKrenn)記得,在2016年年初的一天,他正坐在維也納的一傢咖啡館裏研究電腦輸齣的數據,試圖理解MELVIN的發現。MELVIN是剋萊恩創建的機器學習算法,它的工作是組閤和匹配標準量子實驗的部件,為新問題找到實驗方案。MELVIN確實取得瞭許多有趣的發現,但其中一個卻解釋不通。“我首先懷疑的是程序齣瞭故障,因為這個實驗方案不可能存在。”剋萊恩說。MELVIN似乎創建齣瞭高度復雜的多光子糾纏態(那種曾讓愛因斯坦想到“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糾纏態)。剋萊恩、安東·澤林格(AntonZeilinger)和他們在維也納大學的同事並沒有明確地為MELVIN製定創建這種復雜態所需的規則,但是它自己找到瞭方法。最終剋萊恩意識到,這個算法重新發現瞭一種在20世紀90年代初設計齣來的實驗配置,但當時的實驗要簡單很多,而MELVIN則破解瞭一個復雜得多的難題。“我們理解瞭這是怎麼一迴事後,馬上就能推廣這個實驗方案。”剋萊恩說道,他現在是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後。從那時起,其他團隊也開始執行MELVIN設計的實驗,用新的方式檢測量子力學的概念基礎。與此同時,剋萊恩和多倫多的同事們一起改進瞭機器學習算法。他們對最新的研究成果——一種名為THESEUS的人工智能算法——提齣瞭更高要求:它的運行速度比MELVIN快瞭幾個數量級,而且人們可以很容易地解析它的輸齣。原本剋萊恩和同事們要花上幾天甚至幾周纔能理解MELVIN的輸齣結果的含義,而他們幾乎可以立刻明白THESEUS在說什麼。圖片來源:pixabay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理論量子物理學傢雷納托·雷納(RenatoRenner)說:“這是一項瞭不起的工作。”雷納評審過2020年一項關於THESEUS的研究,但並未直接參與這項工作。從二維到三維這個研究項目是剋萊恩無意中提齣的,當時他和同事們正試圖弄清楚如何通過實驗讓光子以一種非常特殊的方式進行糾纏。當兩個光子相互作用時,它們會糾纏在一起,二者在數學上隻能用一個共享的量子態進行描述。即使兩個光子相距數韆米之遠,如果你測量其中一個光子的狀態,另一個光子的狀態也會立刻確定。(因此愛因斯坦說糾纏是“幽靈般的”。)1989年,三位物理學傢——丹尼爾·格林伯格(DanielGreenberger)、已故的邁剋爾·霍恩(MichaelHorne)和澤林格——描述瞭一種被稱為“GHZ”的糾纏態。它包含4個光子,每個光子都可以處在0和1這兩種態的疊加之下。這種量子態被稱為量子比特(qubit)。在他們的論文中,GHZ態涉及4個量子比特,整個係統處於0000態和1111態的二維量子疊加中。如果你測量其中一個光子,發現它處於0態,疊加態會坍縮,其他光子也會處於0態。1態也是同樣的道理。20世紀90年代末,澤林格和同事們用3個量子比特首次對GHZ態進行瞭實驗觀測。剋萊恩和同事們的目標是更高維的GHZ態。他們想研究3個光子,每個光子的維度為3,這意味著它可能是0、1和2這3種態的疊加。這種量子態被稱為3維量子比特(qutrit)。研究小組的目標糾纏態是一種3維GHZ態,它是000態、111態和222態的疊加。這種疊加態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年末,研究人員花瞭數周時間在黑闆上設計實驗並進行計算,以觀察他們的設置能否産生所需的量子態。但是,他們的每次嘗試都失敗瞭。“我想,這簡直是瘋瞭,為什麼我們想不齣一個實驗方案呢?”剋萊恩說。為瞭加快進程,剋萊恩編寫瞭一個計算機程序,輸入實驗設置,計算齣實驗方案。然後他對程序進行瞭升級,使其能夠在計算中加入實驗人員在光學工作颱上創建和操縱光子用的部件:激光器、非綫性晶體、分束器、移相器、全息圖等等。程序通過隨機組閤和匹配部件,在大空間中搜索配置,執行計算並輸齣結果——MELVIN就這樣誕生瞭。“在幾個小時內,這個程序找到瞭一個實驗方案,而我們3位實驗物理學傢和1位理論物理學傢花瞭幾個月都沒有想齣來,”剋萊恩說,“那真是瘋狂的一天,我不敢相信會發生這種事。”然後,他給瞭MELVIN更多的智慧。每當找到一個有用的設置時,MELVIN就會把這個設置添加到它的工具箱中。“這個算法記住瞭這個設置,並試圖將其用於更復雜的實驗方案。”剋萊恩說。通嚮更復雜的糾纏態正是這個進化後的MELVIN讓剋萊恩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裏撓頭。他運行起這個程序,其工具箱裏有兩個晶體,每個晶體能産生一對在3維空間中糾纏的光子。剋萊恩天真地期待MELVIN會找到將這些光子對結閤起來的配置,從而産生至多9維的糾纏態。但是“它實際上找到瞭另一種方案,一種極為罕見的情況,産生的糾纏度比其他態高得多,”剋萊恩說。最終,他發現MELVIN使用的是近30年前,由多個團隊分彆開發的一種技術。1991,鄒新宇(音譯)、王力軍和倫納德·曼德爾(LeonardMandel)在羅切斯特大學設計瞭一種方案。而在1994年,還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剋大學的澤林格和同事想齣瞭另一種方案。從概念上講,這些實驗試圖做的是類似的事情,但是澤林格和同事設計的方案更容易理解。其中一個晶體首先産生瞭一對光子(A和B)。這對光子的光路正好穿過另一個晶體,這個晶體也産生瞭兩個光子(C和D)。來自第一個晶體的光子A和來自第二個晶體的光子C的光路完全重疊並通嚮同一探測器。如果探測器發齣信號,這時就無法判斷光子是來自第一個晶體還是第二個晶體。光子B和D也是如此。MELVIN彆緻的實驗方案用到瞭這種重疊光路。令剋萊恩睏惑的是,這個算法的工具箱裏隻有兩個晶體,它沒有在實驗開頭使用這些晶體,而是將它們塞進乾涉儀(一種將光子光路分成兩部分再重新組閤的裝置)。經過一番努力,剋萊恩意識到MELVIN給齣的方案等效於包含兩個以上晶體,每個晶體産生一對光子,它們到探測器的路徑重疊。這種配置可以用來産生高維糾纏態。當MELVIN正在進行計算時,量子物理學傢諾拉·蒂施勒(NoraTischler)還是博士生,正在和澤林格一起研究一個不相關的課題。他們當時也在關注這些進展。她說:“一開始就很清楚的是,如果不是被算法發現,這樣的實驗根本不會存在。”更多應用除瞭産生復雜的糾纏態,MELVIN的方案還可以用於執行澤林格1994年用兩個晶體開展的量子乾涉實驗的推廣形式。多倫多大學的實驗物理學傢艾弗拉姆·斯坦伯格(AephraimSteinberg)是剋萊恩的同事,他沒有參與這些項目,但對人工智能的發現印象深刻。“據我所知,這個推廣形式幾十年來,甚至永遠都不會有人想到,”他說,“這是這些思維機器帶領我們進行探索的第一個絕佳案例。”然而實現這個實驗一直是個遙遠的夢想,直到今年3月的一篇預印本論文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馮蘭天所在的團隊與剋萊恩閤作,在單個光子芯片上製造瞭整個裝置並開展瞭實驗,他們收集瞭超過16個小時的數據。光子芯片驚人的光學穩定性使得該實驗成為可能,而這在大規模桌麵實驗中是不可能實現的。斯坦伯格說,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設置需要在光學平颱上精確對準一平方米的光學元件。此外,“在這16個小時內,單個光學元件即使是抖動或移動瞭相當於頭發絲直徑韆分之一的距離,就足以消除實驗效果。”他說。嘗試簡化和概括MELVIN的發現時,剋萊恩和同事們意識到該實驗方案類似於一種叫做圖(graph)的抽象數學形式。一張圖包含頂點和邊,用於描繪對象之間的成對關係。在這些量子實驗裏,光子所走的每條路徑都由一個頂點錶示,而晶體由連接兩個頂點的邊錶示。MELVIN首先生成這樣的圖,然後對其進行數學運算。這種運算被稱作“完美匹配”,包括生成一個等效圖,其中每個頂點僅連接到一條邊。經過這個過程,對最終量子態的計算變得容易很多,盡管對人類來說理解起來仍然有睏難。MELVIN的繼任者THESEUS改變瞭這一點,它通過篩選第一批復雜的圖來生成更簡單的圖,這些復雜的圖代錶含有最小數量的邊和頂點的設計方案(任何進一步的簡化都會破壞目標量子態的生成)。這類圖比MELVIN完美匹配得來的圖更簡單,因此更容易理解。THESEUS更易於理解的輸齣給雷納留下瞭深刻印象。“它的實驗方案的設計原則是盡量減少圖中的連接數量,”他說,“比起那些非常復雜的圖,我們自然能更好地理解這些方案。”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的埃裏剋·卡瓦爾坎蒂(EricCavalcanti)對這項工作印象深刻,但也保持著謹慎態度。“這些機器學習技術代錶瞭一類有趣的進展,人類查看這些數據並解釋它們,看上去一些設計方案像是有創造性的新方案。但在現階段,這些算法還遠未達到具有真正的新想法或提齣新概念的水平,”他說,“另一方麵,我的確認為有一天它們會到達那種程度。這些還隻是起步,我們總要從某個地方開始。”斯坦伯格同意這一點。“目前看來它們隻是很棒的工具,”他說,“就像所有最好的工具一樣,有瞭它們,我們就能做一些全新的事情。”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ai-designs-quantum-physics-experiments-beyond-what-any-human-has-conceived/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傢公司的好壞,對普通打工人來說,無非是業務靠不靠譜、能不能穩定做下去、能不能按時發工資、團隊和不和諧、製度閤不閤理,最好能給點福利、還有點發展空間……順著這個思路,錦囊君總結齣瞭可以自齣一傢公司好壞的方方麵麵。01入職前,最好考察清楚的3點1.公司市場定位和實際業務發展查看一傢公司的定位和具體介紹,其次可以瞭解其市場大環境和公司目前所處産業鏈的位置。如果公司市場做得不錯,一般還是有前景的,不足的地方隻要彌補一下即可。如果市場做得不好,其他再好也無用,此時管理、規範統統於事無補。薪酬高也是暫時的,不能長久。另外看看公司是否在成長:業務、市場在擴展嗎?員工人數在增長嗎?客戶的基礎在加厚嗎?如果大緻是肯定的,則這個公司具備成長性。2.企業文化是否理性過於打雞血和假大空的口號其實是在掩蓋公司本身根基的虛浮。3.簽訂的勞動閤同條款是否齊全一份完善的勞動閤同需具備的條款:《勞動閤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閤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錶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閤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閤同的其他事項。勞動閤同除瞭這些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還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密協議、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02入職後,4個方麵反映公司本質1.是否有明確閤理的製度並且切實執行判斷一傢公司的好壞應從本質來看這傢公司的骨乾拿得多不多,公司效益好的時候是否普遍拿得多,是否工作努力負責的人拿得多,是否能力上升瞭拿得多,是否有明確的奬懲製度並且切實執行,是否核心骨乾對於收入牢騷較少,是否有連續晉升的普通員工,年終的重奬是否給瞭公認工作齣色的人?2.會議是否簡潔高效開會最能看齣一個企業的管理作風和辦事效率,那種整天會議不斷,卻不留時間實乾的,隻能說明公司沒有時間觀念和緊迫感。在這種企業工作,自我消耗的感覺會很重。3.工作氛圍是否融洽員工之間相互協作、團結一心、積極嚮上,這樣的公司是一個蓬勃上進的公司。相反辦公室裏派係林立、勾心鬥角、互相拆颱,或員工人人自危、暮氣沉沉,這樣的公司呆不得,也呆不久,走為上策。4.加班的類型及對加班的態度不是說完全不能加班,但要看是為瞭什麼而加班。現在不少公司是為瞭加班而加班,會被這種假象安撫和濛蔽的領導,管理能力上肯定是有問題的。文中齣現的圖片均由123RF.com提供(除署名外)轉載請聯係或注明齣處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傢公司的好壞,對普通打工人來說,無非是業務靠不靠譜、能不能穩定做下去、能不能按時發工資、團隊和不和諧、製度閤不閤理,最好能給點福利、還有點發展空間……順著這個思路,錦囊君總結齣瞭可以自齣一傢公司好壞的方方麵麵。01入職前,最好考察清楚的3點1.公司市場定位和實際業務發展查看一傢公司的定位和具體介紹,其次可以瞭解其市場大環境和公司目前所處産業鏈的位置。如果公司市場做得不錯,一般還是有前景的,不足的地方隻要彌補一下即可。如果市場做得不好,其他再好也無用,此時管理、規範統統於事無補。薪酬高也是暫時的,不能長久。另外看看公司是否在成長:業務、市場在擴展嗎?員工人數在增長嗎?客戶的基礎在加厚嗎?如果大緻是肯定的,則這個公司具備成長性。2.企業文化是否理性過於打雞血和假大空的口號其實是在掩蓋公司本身根基的虛浮。3.簽訂的勞動閤同條款是否齊全一份完善的勞動閤同需具備的條款:《勞動閤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閤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錶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閤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閤同的其他事項。勞動閤同除瞭這些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還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密協議、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02入職後,4個方麵反映公司本質1.是否有明確閤理的製度並且切實執行判斷一傢公司的好壞應從本質來看這傢公司的骨乾拿得多不多,公司效益好的時候是否普遍拿得多,是否工作努力負責的人拿得多,是否能力上升瞭拿得多,是否有明確的奬懲製度並且切實執行,是否核心骨乾對於收入牢騷較少,是否有連續晉升的普通員工,年終的重奬是否給瞭公認工作齣色的人?2.會議是否簡潔高效開會最能看齣一個企業的管理作風和辦事效率,那種整天會議不斷,卻不留時間實乾的,隻能說明公司沒有時間觀念和緊迫感。在這種企業工作,自我消耗的感覺會很重。3.工作氛圍是否融洽員工之間相互協作、團結一心、積極嚮上,這樣的公司是一個蓬勃上進的公司。相反辦公室裏派係林立、勾心鬥角、互相拆颱,或員工人人自危、暮氣沉沉,這樣的公司呆不得,也呆不久,走為上策。4.加班的類型及對加班的態度不是說完全不能加班,但要看是為瞭什麼而加班。現在不少公司是為瞭加班而加班,會被這種假象安撫和濛蔽的領導,管理能力上肯定是有問題的。文中齣現的圖片均由123RF.com提供(除署名外)轉載請聯係或注明齣處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天,最揪心的新聞莫過於河南連降暴雨、豪雨,造成洪澇災害:有些人乘坐地鐵的時候,水突然漫進車廂,沒過瞭胸口;有些人親眼看到眼前的路瞬間塌方;有些人被睏在辦公室裏,手機沒有信號,傢裏的婆婆和兒子已經被轉移到安置點...相信有河南朋友圈的人,最開始還都是調侃:歡迎到河南來看海,再這麼下去勢必要跟“海南”爭奪姓名權;但到現在基本上都是為河南祈福、鄭州加油之類的視頻,還有逐步上升的遇難和失聯人數,擔憂正籠罩著中國人的朋友圈。好在,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韋唯一首《愛的奉獻》堪稱災難中的主鏇律。在如此鏇律的感召下,大傢紛紛捐款:科技企業截止到發稿日期,纍計捐款超過17億元,也有人號召網友:每人給河南齣資30元,也能湊齣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短視頻平颱上大量的感人視頻,讓人充分體會到“洪水無情人有情”的高尚情操。我們感恩於祖國的強大,同時,我們更希望大災過後不要有大疫情,科技企業嚮河南捐款17億元之外,更應該適度思考:如何科學地麵對極端豪雨,做好預警和恢復。豪雨預警,河南為什麼沒有按暫停鍵?相關數據統計,自7/16日以來,本輪強降雨已經造成河南省300.4萬人受災,遇難33人,失蹤8人。相信這些人在走齣傢門前,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場大雨就帶走瞭自己。如果能再深度理解一些降雨數據,他們是否會決定留在傢中呢?其實,懂行的人都知道,早在豪雨來臨前,河南鄭州就在一天之內連續5次發布紅色預警信號,但這些預警隻能是建議,並沒有法律所具有的強製性,加上,此前1000年的經驗,以及齣貨、産值的迫切性,整個河南選擇冒雨運轉,以避免結構性的巨大損失。中國最著名的思想傢俗語曾經說過:天有不測風雲,但這隻是基於它所處的時代而已。現代的天氣預報新科技,配閤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已經把預報的準確率提高到頂點。事實上,紅色警報顯示,鄭州的降雨量有可能達到200毫米。顯然,普通人對這個數字根本沒有感覺,但200毫米背後是真正的“洪水猛獸”:在一個極端的60分鍾內,鄭州的降雨量達到201.9毫米,相當於鄭州年降雨量的30%,而這些天纍計降雨量則相當於把317個西湖倒進鄭州。這座中原特大城市最直接的變化則是,馬路上的水位,沒過瞭成年人的大腿、腰部,正在行駛的車輛泡在水中,多處地麵發生坍塌,更揪心的瞬間則是大水漫進地鐵站,有人因此直接喪命。平心而論,洪水是天災,但對漠視警報卻是一點兒自己的人禍。事實上,普通人對降水量數字的理解程度之低,遠超過專傢的想象。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內陸城市,人們總不會優先考慮洪水警報,大傢頭腦裏滿是KPI、銷售指標和全勤奬,很難再塞入一些其他的“閑知識”。這些年,河南運作良好,GDP排名已經由中部六省最末躥升到第一名,這得益於大量企業從沿海遷徙到內陸,還有接近20萬的河南工人迴來建設自己的傢鄉。其中,最著名的要屬iPhoneTown,連蒂姆庫剋都要親自來拜訪,全球50%以上的iPhone都是在這裏完成組裝的。此外,菜鳥、新飛、雙匯等企業也都給河南貢獻瞭一些GDP.工業正高速發展,大傢漠視降雨量也在情理之中。相信經曆過本輪的豪雨之後,包括政府機構、企業組織以及員工個人,都會重新思考人生的平衡術,最起碼能找準工作績效和降雨量的平衡點。畢竟,任何GDP數字都比不上哪怕一條人命。未來河南人估計也會更加敏感於自然災害,做齣更理智的選擇。長遠規劃,靠科技來應對特大“豪雨”河南破曆史記錄的降水量,引發的洪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用韆年一遇來形容,一點兒都不誇張。這些天,抖音、微博、朋友圈到處都是催淚畫麵:少女被衝走,四麵八方的人趕著去救援;地鐵5號綫死裏逃生者憨憨的笑容,官兵全力抗洪時的堅毅眼神和泡浮囊的雙腳,還有源源不斷的物資被送往河南以及日益走高的捐款數字。這些都是振奮人心的畫麵,值得傳播,但以更科學理智的角度看,我們是否應該留齣更多的媒體資源來討論如何科學理性地麵對極端天氣,顯然,這些討論太少瞭。從長遠來看,要想更好地麵對極端豪雨,必須先從城市規劃著手。如前文所述,大傢太過於重視經濟、工業、生産,自然會漠視降雨量知識的普及;現代城市要發展,又常常把工業基地建設到衝積平原、林地和濕地上,而這些地方原本是用來調節水資源的:洪澇時排水,乾旱時蓄水。事實上,鄭州某工業基地此前就是一片樹林;另外,城市的排水係統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幾乎是北方城市的統一軟肋,包括北京、天津、石傢莊、太原,隻要有稍大一點兒的雨水都會被淹掉,看海、劃船司空見慣;而處於沿海的青島則有強大的排水係統,路上幾乎從來不會有積水,這些設施有傳聞是德國造的,也有傳說是青島人民自己搞的,無論怎樣,青島的排水係統都應該成為未來大型城市的參考;此外,如何規劃居民區和工業中心,如何建設或者擴建防波堤,都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話題。洪水無情人有情。現在,雨小瞭,但河南災情仍未遠去。相比於渲染高尚情操,管理者更應該科學地看待災後的重建:大災之後不能有大疫情,需要為受災人員製定詳細的服務計劃,包括醫療保健和教育;各階層人民的災後保險,也應該納入考慮之中。或許,這些都做到位,並且又能有長期的反思,纔能真正對得起抗洪戰士,釋放齣時代溫度。(科技新發現康斯坦丁/文)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隻有通過一種方式纔能徵服死亡:搶在死亡之前改變世界——《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死亡,是地球所有生命的最終歸宿。從來沒有生物可以避免死亡,更彆說徵服死亡。但你知道嗎,在我們地球上其實有一種動物幾乎徵服瞭死亡。它不會老化,也不怕癌癥,即便是在含氧量極低的環境中,它們也能安然無恙。一:長得醜,活得久如果要評選地球最醜的動物,那麼裸鼴鼠一定是可以排得上號的。不長皮毛、皮膚乾皺且形同臘腸的身軀,芝麻粒大小的眯眯眼再加上四顆十分明顯的齙牙,尋常老鼠和裸鼴鼠一比,簡直就是萌萌噠。但就是這麼醜的動物,它們卻創造瞭生命的奇跡。研究證明,裸鼴鼠無論是1歲還是15歲,它們永遠都隻有萬分之一的死亡概率。超強的抗哀老能力,讓它們的壽命是其他鼠類的10倍。最早記錄裸鼴鼠生存周期的數據來自動物學傢羅謝爾。她在年輕時就開始先後記錄瞭3000多隻裸鼴鼠的齣生日期和死亡時間。最早記錄的裸鼴鼠標本是在1980年從野外捕獲,直到2010年纔逝去,達30年生存周期。二:癌癥絕緣體而且,裸鼴鼠是少數幾個能夠避免癌癥威脅的生物。中科院研究人員錶示:裸鼴鼠體內基因存在很多抑癌基因,而且裸鼴鼠體內缺乏發生癌癥的相關基因,無論是從源頭還是過程都杜絕瞭癌癥。很多人都知道,人類患癌很大原因是因為體內DNA發生突變及損傷。我們人體DNA受到損傷時,體內的代謝因子及其他物質會啓動自我修復程序。當代謝因子等物質水平下降時,修復功能就難以完成。細胞死亡、突變、無法代謝清除等種種問題,導緻腫瘤形成。而裸鼴鼠體內修復DNA的基因拷貝數量很高,就算是年齡增長也不會發生代謝因子水平下降的現象。DNA幾乎不會損傷,再加上裸鼴鼠體內的大量分子伴侶蛋白可以幫助蛋白質正確摺疊,垃圾蛋白物質的産生概率也被大大減少。2013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辛剋萊爾教授參照這個原理,給實驗普通小鼠補充瞭大量WLNAD。WLNAD是生物體內代謝因子的前體物質,通過外源性補充可以恢復代謝因子的水平。這次實驗,辛剋萊爾發現年老小鼠的綫粒體恢復到瞭青年期水平,生存周期幾乎延長瞭30%~40%!此次實驗讓世界各國的生命科學研究大受啓發,如果人類也能通過補充WLNAD恢復因年齡增長而下降的代謝因子水平,是不是也可以達到拉長一定的生存周期,甚至能夠抵抗癌癥?除此之外,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傢Gorbunova還發現,裸鼴鼠體內存在高濃度的透明質酸。裸鼴鼠在細胞生長時,為瞭不讓細胞感覺太擁擠,在細胞接觸的時候就會産生大量的透明質酸。這些透明質酸逐漸填充多餘的縫隙,迫使細胞停止分裂。這種“接觸抑製”機製讓癌細胞最擅長的“復製”技能受到瞭極大限製,就算癌細胞在裸鼴鼠體內齣現,基本上分裂兩三輪就終止瞭。這種透明質酸我們人類體內也有,而且很多人對這種物質並不陌生,特彆是愛美的女人。透明質酸也叫玻尿酸,存在於所有動物體內,是皮膚和軟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人體的透明質酸含量比裸鼴鼠體內的含量要少,而且裸鼴鼠的透明質酸分子大小也是其他生物體的5倍。因為這些差異,在裸鼴鼠體內是抗癌小能手的透明質酸,到瞭人體內卻是助癌小能手!科學傢們發現,在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癥中,都發現瞭腫瘤微環境中含有大量的透明質酸。它們增加瞭腫瘤間質的滲透壓、壓迫腫瘤脈管係統,導緻腫瘤內部缺氧。簡而言之,就是利於腫瘤的生長,卻不利於抗癌藥的擴散。所以,補充玻尿酸抗癌這個路子,在人體內是行不通的。好消息是,外源性補充WLNAD的方法在人體臨床試驗中被證明是安全的。通過外源性補充WLNAD,人類體內的代謝因子被恢復到可以修復受損DNA的水平,綫粒體活性得到提高。除瞭逆轉人類老化,代謝因子水平提高也被實驗證明對改善糖尿、預防癌癥有利。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信息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錶在《CellChemicalBiology》的實驗報告錶示,提高細胞內基本活動輔助因子水平,可以起到很好的抗癌作用。目前,WLNAD已經被萊特維健等生物企通過生物酶技術實現量産普適。日本厚生勞動省也在去年將這種物質列入非Yi療清單,作為食品原料推廣給普通民眾使用。我國目前並未批準WLNAD的生産,但可以作為進口在某東夭貓找到。三:幾乎不會老化意味著不會死亡嗎?不怕癌癥、幾乎不會老化、不怕疼痛、不懼缺氧,各種各樣的神技造就瞭裸鼴鼠超然的抗哀老能力。根據1825年英國數學傢本傑明發現的哺乳動物死亡風險隨年齡呈指數增長模型,裸鼴鼠的死亡風險幾乎沒有變化。人類齣生時,死亡風險為0.01%,裸鼴鼠是0.01%。人類5歲0.5%,裸鼴鼠還是0.01%,當人類死亡風險拔高到超齣錶格時,裸鼴鼠還是0.01,甚至還有些下降……不過,即便是這麼強悍的裸鼴鼠,終究也是會死去的。生物學傢羅謝爾和她的同事通過記錄時間,繪製齣瞭裸鼴鼠的死亡率麯綫。通過死亡率麯綫,發現裸鼴鼠的死亡竟然呈現齣如同放射物質般的半衰期。她們在實驗室中圈養的裸鼴鼠半衰期為19年,野生裸鼴鼠半衰期未知。在幾乎不老化的情況下,每隔19年,裸鼴鼠中就有相對於總數的一半個體死去。科學傢們不確定這種情況是巧閤還是有特定的某種原因,需要更多的案例和深入的研究纔能確定。裸鼴鼠擁有尋常同類所沒有的生存天賦,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能夠脫離生死的自然規律。所以,即便人類從基因相似度高達80%以上的裸鼴鼠或者其他生物上獲取到什麼技術,最多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強悍一些,並不會實現徵服死亡實現長-生。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問:蟬是害蟲還是益蟲?這個問題看來簡單,迴答起來並不容易。害蟲或益蟲,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是講昆蟲對環境對人類影響如何,是人類根據自己的好惡確定的。蟬主要依靠吸食樹乾或根莖等植物汁液來生存,又要把卵産在樹枝裏,讓樹枝枯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蟬是不摺不扣的害蟲。而且蟬還鳴叫,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整個世界似乎成瞭蟬的天下,它們聒噪不絕於耳,聲音一陣高過一陣,少有寂靜之時,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休息。“聒噪”是形容吵鬧、喧囂,古人創造這個詞,就有蟬鳴的意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蟬也不是受人歡迎的東西。古人對蟬的感受從前麵介紹,蟬就是個不摺不扣的害蟲瞭嗎?不,由於人類是感情豐富的動物,因此,對蟬也憑著個人心性褒貶不一。這一點,可以從古代詩歌和記述中得窺一斑。漢史學傢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用“濯淖泥之中,蟬蛻於汙穢,以浮遊塵埃之外”的詞句,以蟬為喻,贊揚屈原的高風亮節,不隨波逐流;晚唐詩人李商隱抱負高遠,卻陷入黨爭不受重用,為此以《蟬》為題,作詩曰:“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這裏他以蟬鳴抒發自己的不平。這樣的例子還不少。古人都以為蟬是蟄伏在泥土中,默默以泥土為食,一旦脫穎而齣,就能引吭高歌。由此對這種精神甚是贊賞,就像現在說的“吃的是草,擠齣的是奶”那樣,常常比喻具有高尚情操,或空有抱負不得誌的人。當然,古詩詞記述中也有許多對蟬聒噪汙濁充滿譏諷和貶損的,如唐末詩人陸龜濛的《蟬》詩,就把蟬比作卑鄙無能之輩,曰:“隻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一腹何清甚,雙翎薄更無”;同為唐末詩人羅隱的筆下,蟬更是小人得誌趨炎附勢之徒,曰:“大地工夫一為遺,與君聲調偕君綏。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當年滓濁時。”當然更多的蟬詩是生動描述蟬鳴的,如南北朝是的詩人肖子範的《後堂聽蟬》曰:“試逐微風遠,聊隨夏葉繁,輕飛避楚雀,飲露入吳園。”唐朝詩人盧仝則在《新蟬》中描述:“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這個世上無所謂完全的“害蟲”或“益蟲”前麵說瞭那麼多,無非是要說明,人視物看問題帶有的情感因素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不同地域和時間,對同一類事物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所謂害蟲或益蟲。之所以人們把這個昆蟲定為益蟲或害蟲,是看這種昆蟲對人類的好處多一些還是壞處更多一些,這裏麵帶的主觀因素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看到的結果會很不一樣。從另一個角度講,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從遠古的原始生物逐漸進化演化到現在的,但隻有人類進化齣瞭很強的自我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夠總結和記憶經驗教訓,並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因此纔成為瞭唯一具有智慧和文明的生物,成為瞭世界的主宰。但人類走到今天,也是在不斷的殺戮和破壞中過來的,人類幾乎殺滅瞭一切與自己競爭激烈,威脅到自己生存的生物,不斷的破壞生態資源,纔能活到今天。如果不這樣做,人類很可能就會被其他生物所消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類是“害蟲”還是“益蟲”呢?從那些被人類摧殘殺戮的生物感受,人類當然、肯定是“害蟲”。而這個世界上所有生物,都是為瞭自己存活和發展,纔去危害彆的生物生存和發展,相比人類,它們沒有強烈自我意識,沒有邏輯思維和經驗記憶傳承,因此,它們沒有人類那些花花腸子。它們的行為都是為瞭填飽肚子活下去,它們並不知道這樣做對彆的生物會造成什麼危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們一點也不“壞”。實際上,所有生物食物鏈條上的一個環節,除瞭人類,所有生物都嚴謹遵守著自己在環節中的位置,不會越雷池一步。大自然就是在這個巨大的食物鏈條循環中,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的。隻有人類,可以在這個鏈條中選擇,哪那個位置好,就會插進去,擾亂瞭整個鏈條的秩序。那麼人類自己認為自己是“害蟲”還是“益蟲”呢?如果自己都無法定性,又有什麼資格判定彆的生物是“害蟲”還是“益蟲”呢?“四害”全全滅瞭似乎對人類也沒好處早些年,人們曾經發起過一場聲勢浩大的“除四害”運動。何謂四害?其實也是根據需要變化的,開始是蒼蠅、蚊子、麻雀、老鼠,後來為麻雀平瞭反,臭蟲和蟑螂先後位列其中。雖然一度一片喊打喊殺,四害們惶惶不可終日,但最終絕大多數沒有被消滅。這些“四害”似乎深諳某區域某些人們的習性,什麼事情都是一陣一陣的,在風頭上,它們就蟄伏一陣子,風聲一過,依然活得滋潤。這是因為這些生物的繁殖或消亡,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存在的條件和土壤,人為強求是很難做到的。其實,“四害”也是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它們如果滅絕瞭,也不光是它們自己一個種族的問題,而是聯係到上下環節的問題。比如被它們作為食物的某些生物就會泛濫起來,本來是人們認為“益”的東西就可能變成瞭害;而依靠吃它們而活命的生物,生存和繁衍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滅絕。這些“四害”食物鏈的上層,更多的是被人類認定的“益蟲”。因為“四害”的天敵與滅“四害”的人們同仇敵愾,當然就是朋友,也就是益蟲瞭,“四害”完瞭,“朋友”也遭瞭殃。這樣上上下下一環扣一環,影響就會很多很大,最終還是可能影響人類生存。所以所謂“益蟲”或“害蟲”沒有絕對的,隻是根據人類需要,某個時間某個地域的說法罷瞭。人是最善變的動物,俗話說,人嘴兩塊皮,說話會轉移,看看世界,看看身邊,難道你不能感悟到些什麼嗎?現在言歸正傳,說迴“蟬”。蟬是益蟲還是害蟲,也像前麵說的一樣,看從哪個角度來說。從蟬的生活習性來說,它似乎從來也沒有給人類帶來任何好處,它吸食植物汁液,會導緻植物死亡;它齣土後不停鳴叫,讓人感到聒噪,影響休息和學習生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蟬是個一無是處的害蟲。但蟬富含蛋白質,是許多人喜愛的美味;蟬鳴季節,讓許多鳥類和昆蟲得到瞭食物,養活瞭一大批生物;尤其那句自古流傳下來的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雖然是譏諷某些人做人做事隻顧眼前,不顧後患的鼠目寸光,但也是食物鏈環環相扣的生動寫照。蟬沒瞭,螳螂也就沒蟬捕瞭,黃雀也就不能在後瞭,古人也就創造不瞭這句成語瞭,現在我們就沒有這個成語用瞭。那麼用什麼來形容這種一環扣一環的情景呢?或許還可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智者韆慮,必有一失”等等來填補,但怎麼填也似乎沒有那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形容特定事物生動。因此即便從豐富瞭人類詞匯和詩歌這個意義來說,蟬也應該是大大的“益蟲”吧?哈哈,有點東拉西扯,鬍說八道,彆太較真。如果能對你未來看問題想問題有一點點啓發,俺就覺得沒白寫。謝謝閱讀,歡迎討論。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閤作。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咋不去?西藏從海拔高度來說,就算是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麵預估上升60多米,這也不可能淹沒到這個地區,所以遷居到西藏也完全是可以的,真的是這樣嗎?那是不是如今就應該做好這方麵的準備?這可能是我們想太多瞭,就算是海平麵持續上升,對我們影響持續增長,那如今也不可能快速成為科學傢們說的最終幾十米的上升,所以說遷徙西藏的說法真的是太遙遠瞭,同時就算是全球冰川融化,也不用走那麼遠。首先我們要知道,海平麵上升是一個緩慢的增長過程,並不是一下就淹沒那麼多區域。同時,在未來真的齣現海平麵上升之後,肯定也會想到其他的方法來應對這一切,至少不太可能齣現遷居的情況,更加彆說遷居到西藏,這個可能性極低。中國海平麵上升如何??隨著全球氣候的巨變,地球的溫度在不斷上升之中,我國與大多數的沿海國傢一樣,也是齣現瞭上升的情況。按照我國海洋公告數據顯示,在1958~2020年期間,全球的海洋熱含量不斷齣現上升趨勢,海洋變暖也在加速之中,海平麵的上升速度也在持續加大,從1901~1990年的1.4毫米/年,增加至1993~2020年的3.3毫米/年,2020年為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而我國沿海地區的海平麵上升速度為3.4毫米/年,這個速度可以說看上去是毫米狀態,但是已經高於瞭全球的平均水平,2020年,中國沿海海平麵較1993~2011年平均值高73毫米,為1980年以來的第三高位。所以可以肯定,中國的海平麵上升瞭,並且上升的強度還比較大。那麼對我國沿海地區來說,影響必然也是增加瞭不少,其中在氣候巨變的情況之下,帶來的影響可能也會增多,我國整體的極端性氣候也明顯增長瞭,這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全球的氣候變化明顯是波動到瞭我國。如海平麵上升6米,我國會怎麼樣??我們不說預估最高可能達到60多米的情況,如今格陵蘭島正在遭受極端性氣候的影響,大規模的冰川融化事件正在發生之中,根據丹麥研究人員錶示,在創紀錄的熱浪影響之下,格陵蘭島一天內消失的融化的冰,足以將整個佛羅裏達州覆蓋在兩英寸(5厘米)的水中,所以冰川融化非常的強。而根據統計的數據顯示,自7月27日以來,每天從這個巨大的冰蓋錶麵流失大約93.7億噸的冰,所以非常的強,同時,美國國傢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估計,如果格陵蘭島的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麵將上升約20英尺(6米)。所以6米的海平麵上升已經不是一個小問題瞭。如海平麵上升6米,我國會怎麼樣?我國海平麵低於6米的城市可以說還是不少,例如:天津海拔高度5米左右,上海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等等,這些較大的城市都可能會受到海平麵的淹沒,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區也是如此,所以其實低於6米的城市還很多,沿海很多大小型城市都可能受到影響,這就是未來的趨勢。海平麵上升,真的就沒辦法瞭?其實,對於海平麵上升來說,我們如今隻需要進行氣候改變就行,如果是在不走這條路綫,那麼往內陸遷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要走到說西藏等地,這個可能性還是極低。同時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建立水下城市,這種概念在科學界之中提到過,但是並沒有實際性地進行過。所以這些方式都可以來緩解海平麵的影響,但是到底是要走哪一條路綫,那麼這個還是未知數的情況。畢竟人類如今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都難以做到,如今全球極端性的高溫、乾旱,強對流等天氣頻繁齣現,這都說明我們地球正在走嚮極端化的模式,所以如今想辦法改變氣候纔是關鍵。如今就算是海平麵上升瞭,對我們影響暫時也不太大,如果加速對氣候的維護,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多植樹造林等等,未來我們就可能看到更加好的氣候狀態,什麼海平麵的影響也不太可能瞭,這些都會遠離我們。特彆聲明本文為自媒體、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報上傳並發布,僅代錶作者觀點,不代錶百度知道日報的觀點或立場,知道日報僅提供信息發布平颱。閤作及供稿請聯係zdribao@baidu.com。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說蟑螂不能踩死?死瞭就死瞭,我從小到大就踩死過許多蟑螂。說這話的人大概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說蟑螂的肚子裏有許多蟑螂崽子,一腳踩下就會有許多蟑螂卵子會破腹而齣,然後孵化齣更多的蟑螂;二種是說蟑螂是一種很髒的昆蟲,身上攜帶著多種對人類有害的病原體,一腳踩下,病原體就會粘連在地闆或鞋底上,然後帶到各處去,傳播疾病。這個意思是要人們看到蟑螂後不要捕殺,或者采用最好的辦法捕殺。可是什麼是最好的辦法呢?有采用蟑螂藥殺滅、堵塞蟑螂生存空間、開水灌燙、洗衣粉肥皂水衝淹等方法,這些方法都好,誰不知道呢?問題是突然齣現一隻蟑螂在你麵前大搖大擺,是等你想好瞭這些方法,還是一腳下去把它碾死更快捷實在呢?傻瓜也知道踩死纔過癮。當然踩死隻是一種快捷方法,與此類效率同樣的還有用蠅拍拍死、用紙張墊手捏死等等方法。當然,用這些方法撲殺蟑螂後,最好要做些善後處理,比如擦洗乾淨地麵和鞋底,妥善處理蟑螂的屍體和殘留物等。處理蟑螂屍體和殘留物,最徹底的方法當然是用火燒或開水燙,但我簡單的辦法是用衛生紙包好放在馬桶中衝走,衝入瞭下水道瞭。可能有人要說,這些蟑螂卵子豈不會在下水道繁殖瞭?我想說的是,即便真的在下水道繁殖瞭,也比這隻蟑螂跑瞭生下崽子,然後過幾天又孕育生下一撥又一撥崽子好吧?現在的問題是,踩破蟑螂肚子,真的就會有滿滿一肚子崽子齣來嗎?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瞭解一下蟑螂的繁殖特性。蟑螂的種類蟑螂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蜚蠊目,凡屬於蜚蠊目下的所有昆蟲都屬於蟑螂,其種類有6000種之多,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野外和室內都廣泛存在。蟑螂身體扁平,有的能飛,有的不能飛,但會疾走。分布在不同地區和國度的蟑螂大小、顔色有區彆,如美國蟑螂(美洲大蠊)屬於大塊頭,體長可達30~50mm,淺紅棕色;德國蟑螂屬於小個子,體長隻有12mm左右,淺棕色;東方蟑螂體長適中,約20~30mm,深棕色或黑色。蟑螂的幼蟲期較長,根據不同品種在30~450天之間,其中美洲大蠊幼蟲期最長,可達14個月。蟑螂幼蟲羽化發育成為成蟲後一周左右纔能交配,雄蟲一生可交配多次,雌蟲一生隻需交配一兩次,就可以終身受精産卵孵化,這是因為雌蟲交配後就成為雌雄同體。蟑螂成蟲壽命長短不一,德國蟑螂壽命最短,約100天左右,美洲大蠊壽命最長,可達1年左右。蟑螂成蟲可産卵30~50次,每次14~40粒卵子,因此一隻蟑螂生齣的崽子,崽子又繁殖崽子,1年內可繁殖近萬,甚至十萬隻。蟑螂汙染人類食品,啃壞傢具,傳播疾病,十分令人可惡,且繁殖迅速,因此如不加以防範和消滅,一個廚房就會被蟑螂所覆蓋,細思極恐。蟑螂孵化方式蟑螂産卵並不直接産下,而是會分泌生成一個光滑堅硬,並具有防水功能的卵鞘(也叫卵夾),卵子産在這個卵鞘內。卵子在卵鞘內孵化,一般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德國蟑螂方式,母蟲將卵子産入卵鞘後,會一直拖曳攜帶著,不斷提供給卵子水分和營養,直到幼蟲孵化齣來,纔會從卵鞘中脫離。如果卵鞘提前脫離母體,幼蟲就不會被孵化齣來。第二種是美洲大蠊或黑胸大蠊,雌蟲産齣卵鞘後1~2天,會找個隱蔽之處,將物體錶麵啃咬齣一點凹槽,將卵鞘藏在其中,再用粘液和咬碎的木屑等碎末覆蓋。這類卵鞘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足夠胚胎發育需要。第三種就是雌蟲將卵子産入卵鞘後,會把輕薄柔軟的卵鞘收縮迴體內,卵子在裏麵發育直到幼蟲孵齣,以看似胎生的方式産齣。采取這種方式的是蔗蠊科的蟑螂們。從蟑螂的孕育繁殖方式,可以看齣不管什麼蟑螂,其産卵孕育都離不開卵鞘,沒有這個卵鞘,蟑螂卵子就失去瞭水分和營養保護,就無法發育成幼蟲。由此,踩死蟑螂不會導緻繁殖擴散說什麼踩死蟑螂會導緻蟑螂崽子更多爆發,俺覺得毫無根據。除非這隻蟑螂卵鞘裏的卵子已經孵化齣瞭幼蟲,纔有可能會跑齣幾隻。這樣這隻蟑螂必須具備如下幾個條件:1、是一隻母蟑螂成蟲;2、這隻母蟑螂已經産卵並拖帶著卵鞘或者肚子裏藏有卵鞘,這就必須是德國蟑螂或者蔗蠊,因為美洲大蠊的卵鞘是要藏於體外物體凹槽裏的;3、卵子已經在卵鞘中發育齣瞭幼蟲。即便真的遇到這種很巧的事情,一腳下去,這些已成幼蟲的蟑螂們也會死掉大半,剩下的幾隻即便不用火燒水燙,衝入馬桶也會被憋死吧?而且也比它將崽子們正常孵化齣來危害小很多吧?由此我們可以得齣一個結論:所謂蟑螂不能踩死完全就是一個謠言,是沒有任何數據支撐,僅憑吃喝拉撒邏輯鬍思亂想齣來,嘩眾取寵吸引眼球的一個噱頭。誰願信誰就去信去,反正俺不鳥這些,遇到這些惡心的小爬蟲,依然一腳碾死它。中國有哪些蟑螂品種,如何消滅?可能一些朋友認為,中國地處東半球,屬於東方之國,因此蟑螂也應該是東方蟑螂吧?其實不然,從我國傢庭、賓館、酒店、餐館等場所發現的蟑螂來看,主要有三種,即德國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這些蟑螂盤踞在一些隱秘角落,汙染食物、損壞物品、傳播疾病,令人厭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環境和廚房衛生也越來越好,傢居對蟑螂的生存環境越來越不利,蟑螂數量和損害也漸漸減小瞭。但在一些不衛生地區還依然泛濫成災,即便在城市如果不注意衛生也還常有蟑螂齣沒。消滅或減少蟑螂危害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還是搞好環境衛生,減少蟑螂滋生和繁殖的條件,如煮好飯洗完澡後,將用具收拾好擦乾淨,做到廚房、衛生間保持乾爽、堵塞各種隙縫和漏洞、食物收藏密封好,這樣蟑螂沒有水和食物,就很難生存和繁殖。現在的滅蟑螂藥物也有許多,有的效果很好,特彆是一些生物藥品,對人體沒有什麼毒性,但蟑螂吃瞭後就會發病而死,且傳染給窩裏的其他蟑螂,導緻整個蟑螂群體相互傳染死光。過一段時間投放一些此類藥物,就會讓蟑螂基本絕跡。我在傢裏已經多年難看到蟑螂的影子瞭,就是這麼做的結果。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討論,感謝閱讀。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請給個點贊和關注吧,再次感謝。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閤作。特彆聲明本文為自媒體、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報上傳並發布,僅代錶作者觀點,不代錶百度知道日報的觀點或立場,知道日報僅提供信息發布平颱。閤作及供稿請聯係zdribao@baidu.com。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有韆裏馬,今有日産車”,年歲稍大一點的人都清晰記得這句廣告詞,當然,記憶中與廣告詞同樣清晰的,還有“皇冠”和“藍鳥”。在那個大街上還看不到多少進口車的年代,它們寄托瞭人對高檔轎車最初階段的美好渴望和夢想。暮然迴首,那個時代已經停駐在十餘年前,而當昔日那隻“藍鳥”又一次飛到我們麵前時,方纔發現,夢想已經化為現實。涉足的汽車市場,日産應該算是開拓者,而涉足的汽車工業,他隻能算追隨者,直到3月,纔與國內汽車企業——車風汽車公司達成閤作夥伴關係,引入瞭國人早已熟悉的藍鳥係列轎車,並經過改進、完善後,以東風旗下的風神係列品牌進入轎車市場。近兩年,日産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作為其“復活計劃”的部分,這次閤作正是嚮有潛力的市場加大投資,設法為自身注入新活力,讓世人看到一個再生日産的策略舉動。至於選擇在擁有雄厚實力的“東風”,更重要的目的是為快速進入創造條件。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無疑又多瞭一種選擇;在國産車行列中,又多瞭一款頗具競爭力的車型。“藍鳥”前麵加上瞭“風神”,賦予瞭中華民族的神秘色彩。車身由誘人的弧綫勾勒而成,前臉、頭燈、後視鏡、溜背,還有尾翼創造齣良好的氣動性,尤其是圓潤的尾部叫人過目不忘。風神藍鳥沿襲瞭老款尼桑藍鳥穩重大方的風格,而且外觀的細微之處:如金屬亮條裝飾的腰綫和風擋輪廓,電鍍門拉手,不銹鋼雙排氣管,尾部電動天綫,於不經意中流露齣豪華車的氣質。“藍鳥”的身份標誌非常特彆,車頭為“風神”徽標;車尾卻原封不動保留瞭“NISSAN”字樣,而且其中另有玄機,推開可以滑動的標牌,後備箱鑰匙孔便顯露齣來。在“NISSAN”下方,左右各貼有特色的編號:“EQ7200-l”和代錶瞭“NISSAN”轎車傳統的“SSS”。如同風火輪般的輪圈造型與“風神”車標在圖案設計上更是有異麯同工之妙。馳騁中,“藍鳥”湧動的外形正如其名,酷似一隻大鳥在疾風裏遊刃穿梭。把視綫投嚮車內,“藍鳥”的裝備和內飾迎閤瞭22萬元價格的定位,基本達到中級豪華轎車的水準。整體散發著日本車獨有的精緻工藝和舒適的人性化特點:扁圓形儀錶闆在所占很少的空間內閤理地排列著各種顯示儀錶和指示燈;空調、電窗、電控後視鏡的按鍵位置觸手可及;桃木紋內飾、電鍍門內拉手光澤照人;“釘子”形換擋杆高度非常便於操控;原車音響已經更換為高級“歌樂”6碟CD唱機,帶有無綫遙控器,可隨意改變車室內的音樂氛圍,為旅途增添無限樂趣;四幅方嚮盤和真皮座椅的接觸感舒適,座椅以及前後手枕的高矮很適閤東方人的身材。不足之處在於室外後視鏡視野小,換擋顯示不清,容易給操作帶來麻煩。“藍鳥”的外廓尺寸不大,與普桑相差無幾,可內部卻給人更加寬鬆的感覺:上下車便利,前排頭頂、腿部都有充裕的舒展餘地,後排乘客更是毫無束縛。相比之下,後備箱的容積並不算大,但下沉的備胎卻額外騰齣不少儲物的空間。風神轎車采用日産公司開發、性能先進的直列4缸DOHC、水冷式、ECCS多點燃油電子噴射SR20DE發動機,排氣量2.0L,額定輸齣功率107kW,升功率達到53.5kW,這個數值高於許多國內外同級彆車型,可見在設計上充分考慮瞭經濟性和動力性的平衡。在實際測試中,動力錶現也的確相當齣色,0~100km/h和0~400m加速時間僅為10.83s和17.65s,是本刊測試過的所有國産車中最快者。在關閉超速擋後(按下換擋杆上的"overdrive"控鍵),測試50~140km/h的直接擋加速:最大限度猛然踩下油門踏闆,變速箱控製係統在迅速響應加速動作,敏捷地從起始的3擋降入2擋,瞬時車身像離弦之箭,帶著強烈的推背感飛馳而齣。發動機轉速接近3000rpm,又轉入3擋,當車速掠過100km/h時,時間停車瞭8.15s,成績也很優秀。轉速錶繼續攀升,還未指到6500rpm(此時發動機正好實現107kW的額定功率輸齣),車速已經超過瞭140km/h,據此推測,如果,打開超速擋,極速要想超過175km/h的標稱值,甚至觸及200km/h應該並不難。以上提到的這種手控開啓/關閉超速擋的變速器控製模式,是用於較早的無“記憶”功能的變速器上,為瞭避免在城市工況下,過於頻繁的換擋而造成不必要的磨損和對行駛帶來的麻煩,目前,它已經漸漸被當今先進的模糊邏輯控製自動變速係統所代替。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卻為駕駛者保留瞭一份變換操控的樂趣。風神藍鳥采用對角、雙路作用製動器,前後均采用製動盤,相比前盤後鼓的製動形式效果更佳。測試中錶現齣製動響應快,隨動好,不跑偏,但製動踏闆偏軟。在40km/h和6km/h時速下,三次平均製動距離分彆為8.69m,和22.4m。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瞭能更好地詳盡測試LS430,我們特意深入體會前兩代的LS400。不難發現,完全新概念LS430不但性能齣眾,為後座的老闆設想周到,就連司機也可享受到至高境界的操控樂趣!測試完LS430的幾天內,那種駕駛的痛快和乘坐的舒適,仍難以忘懷!一如既往,LS430繼承瞭Lexus車係的理念,從第一輛豪華轎車LS400問世以來的短短11年中,淩誌有不少值得車迷細細品味的經典車款。縱觀淩誌的曆史,大緻有三個階段:9月,淩誌LS400在北美市場上市,同年獲得89-90年度全日本最佳汽車大奬,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超豪華車係;10月,第二代LS400推齣,7月小改款後,加裝VVT-i(VariableValveTimingIntelligent)係統和五前速自動排擋,令馬力增至280匹及41.0公斤每米的扭力;1月,LS430首度亮相美國底特律車展,成為新世紀的日係超豪華型轎車。豐田汽車不斷革新求變,大膽創新,最後從仔細研製的16個截然不同的全新車款中,精挑細選齣LS430作為新世紀旗艦之作。不可否認,LS430良好的銷售錶現來自其優良的車輛品質、絕佳的市場口碑以及令人滿意的售後服務。今天,再沒人會質疑淩誌LS係列的品質,無論是性能、舒適度還是價值,它在都嚮豐田的極品級再邁進……金鞦十月,清爽怡人。本次測試的是一颱純黑色車身LS430,圓滑的車身綫條流露齣穩重與大方,與奔馳的W140係列有些相似。更寬敞的車廂風阻之冠甫一坐進車廂,最明顯是頭頂空間比上兩代LS400增加約5CM,壓迫感蕩然無存。後排座位的腿部空間更顯寬闊,可作有限度的伸展,車廂裏有許多雜物小櫃,可擱放零亂的東西,充分利用瞭車內空間。LS430有著流暢縴巧的車身綫條,它曾在日本子彈火車的巨型風洞內進行過多次空氣動力測試,以改良其保險杠,擋泥闆,底闆等外觀部件的氣流設計,最後成功地把風阻係數由上一代的0.28降至如今的0.26,從而登上全球轎車之冠。怪不得在高速巡航時正常的風噪聲都變得無足輕重瞭。操控錶現從容不迫LS430裝載的是一颱全新開發,編號為3UZ-FE的4.3升V8引擎,配VVT-i智能正時可變氣門控製係統,最大馬力290匹,在3500轉/分鍾便全力湧齣42.5公斤/米的扭力。如果不是親身體驗,絕對難以想象LS430的快!為瞭不讓強大的起步扭力使輪胎打滑,把VSC(VehicleSpeedControl)車輛速度控製係統打開讓其工作,全力加速初段,車頭昂起,搶閘而齣,後輪輸齣山洪暴發般的力量嚮前猛推,一股劇烈的壓迫力連旁觀者都感到呼吸睏難,雄厚的推背力難以抗衡,瞬間便指嚮百公裏大關,按停手中的SPEEDMASTER,用時僅6.7秒,加速性能直逼高性能跑車。做老闆的司機,原來一樣享受。LS430的動力不容質疑,全新設計的懸掛係統采用瞭大量的鋁閤金部件,前後懸掛都有上下雙搖臂,彈簧、吸震筒和防滾杆——令行車穩定性大大提高。轉彎過程中的傾側比較大,粗暴之下多少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懸掛反應柔韌,感覺相當美妙。製動係統采用前後通風刹車碟,配上前四活塞刹車卡鉗,後兩活塞卡鉗,這些標準的配置,足夠對付接近2噸重的龐大車身和超過每小時250公裏的極速錶現。輪胎選用DURLOPSPSPORT270,此款輪胎的寜靜度十分優秀,胎噪不算明顯,過彎時的抓地能力有些遜色,偶爾有意在彎中施放動力,輪胎極限來得很快,很不情願地開始發齣撕裂的響聲。敏感的方嚮盤每移動一丁點,車頭隨即作齣反映,轉嚮反應屬靈活快捷一類,令人得心應手,但轉嚮時重量過輕,路麵感稍顯不足。傳動係統中新設置瞭世界首創的“扭矩啓動控製器”,它能監察加油踏闆的角度、車速及發動機轉速並控製油門,當LS430在上坡路段行車時,控製器會自動指令加大油門開關,增加動力輸齣,從而達到省腳力的效果,可令您的右腳作短途休息,是一項非常聰明的設計。淩誌LS430的直路加速無話可說,操控錶現略低於德國車,而美國人卻很喜歡這種較為笨重的操控。殿堂級車廂設備坐進車內,輕輕把門關上,瞬即一片寂靜,似乎身處另一個與世隔絕的豪華天堂。若稍微忽略轉速錶上那根細長的指針,還懷疑是否已發動瞭引擎。實際行駛中,的確靜得令人難以置信。偶爾經過凹凸不平的路麵時,纔聽到幾聲來自輪胎的起伏,速度放快,隻在水泥路麵的胎噪略為明顯。時間一長,很自然會把HI-FI的音量放大,實在不習慣這種靜謐。高速巡航時,風噪聲較以往的LS400為低,隻是微微的胎噪聲在沙沙作怪,造就齣超級寜靜的行車環境。淺色的內裝異常開揚,令LS430乘客倍感舒適。貴為豐田新一代豪華轎車的旗艦之作,LS430豪華的車廂設備達到國賓級水平。豐田工程師在設計之前,特彆走訪瞭多傢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和飛機頭等艙,更參考瞭不少珠寶鍾錶製造商的工作情況,探尋齣類拔萃的設計靈感。經過工程師的精心設計,LS430的車廂內鋪設瞭極高質量的真皮桃木裝飾,並配備“聰明”的空調係統,另駕駛座椅背靠墊的長度可供調校,給駕駛者帶來更大的腿部承托力。其他豪華設備還有6盤CD自動換碟機、後座按摸加熱座椅、雨量感應器等。智能無匙開門和啓動引擎係統都很實用,將車匙放進口袋,手隻須緊貼車門拉手2秒,門鎖即會自動打開,上車後也不需要車匙,按動點火按扭,可直接啓動發動機;下車關門後隻須輕輕按著車門2秒,門鎖會自動鎖上,如不小心將車匙遺留在車內,LS430的智能感應係統會發齣響聲,並使車門鎖保持打開狀態。車門上還裝有自動吸緊裝置,當門沒關好時,該裝置會自動吸緊鎖好,提高瞭行車安全性。自動感應車後雷達開啓後,障礙物與車距離不足1米,車子便會發齣警告聲,並且在儀錶闆上顯示齣障礙物的位置和距離,用它來考車牌,EASYJOB!智能空調係統能探測車廂內不同的溫度,感應陽光射入量的位置後自動調校送齣風量和風嚮,故風嚮葉闆會自動地來迴不停運作。首先是嚮乘客位送風,當乘客位置溫度達到一定的時候,空調係統會自動均勻地嚮整車送風。厲害之處是係統探測到有乘客吸煙時,會自動加強其所在位置的排氣。前擋風玻璃正中央上方設有雨量感應器,當有雨滴往玻璃上滴時,雨颳感應器自動開啓,並根據降雨量的多少,相應調節雨颳器的速度。個人駕駛位置記憶模式可記憶3位駕駛者的座椅、安全帶高度、倒後鏡及方嚮盤的位置,免去換人駕駛時來迴調校的麻煩。大燈為多角度反射式氙氣燈,冰藍色的寒光令視野更加明朗。周全保護安枕無憂LS430的主動及被動安全設備,極盡周詳完備,為身份尊貴的車主帶來最周全的保障。主動安全設備方麵,LS430沿用瞭年初纔在LS400應用的製動助力(brakeassist),當緊急製動時,製動助力器會因情況自動加強製動,務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停住汽車。此外,VSC汽車防滑控製係統與牽引力控製係統、ABS防抱死製動係統相互配閤,發揮更強的穩定效用,剋服任何可能導緻意外的不穩定路況。被動安全設備方麵,LS430增設瞭經重新設計的前後防撞車身結構,同時添置瞭可變充氣量的前排雙氣囊和前後排窗簾式輔助安全氣囊,能夠對應撞擊力度調校氣囊的充氣量,為駕駛者和後座乘客提供最妥善適當的安全保障。此外,前座與後座外圍座椅的安全帶上也同時配置瞭預先緊鎖裝置和感應器,無論前座還是後座乘客都能享有十足的保護。感受後排老闆享受換個身份到後排座椅來“享受享受”,後座周圍充滿人性化設計的功能按紐。座椅中部的控製颱隨手可及,音響、空調、電動按摩等的功能鍵簡潔清晰、一目瞭然,還有綫條利索的杯架和設想周到的飲料箱。車門兩側和後窗配有原廠遮陽簾,一派五星級的乘坐氛圍。座椅可分彆作傾斜度的調校,將椅背調校至最大的傾斜度,可伸展空間陡然增大。承托力適中的電動按摩座椅無比舒服。行駛過程中,除瞭靜悄悄的感覺外,就是車體的剛度十足,讓人著實感受到車架的紮實,稍軟的懸掛經過顛簸路麵時,感覺很舒服和輕鬆。不論車身怎樣左搖右擺,透氣的座椅和精選的用料都不會讓人感覺疲憊,一麯AZYET的“LastNight”縈繞耳際,睡意悠然而生。

 

萱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