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養車的費用構成中,油費所占的比例可以說是最大的。“牽牛要牽牛鼻子”,自然想在養車過程中節省齣花銷,最緊要的就是在油費開支上做文章。尤其是在目前油價越來越高,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的大背景之下,每一個車主必須要考慮,如何能讓自己的愛車更加省油,減少用車成本,另一方麵減少排放,減輕空氣汙染。在本報“3·15消費者學校”上,專傢就做瞭重點介紹。渦輪增壓發動機不一定比自然吸氣發動機省油。排量並不是區分汽車是否省油費油的絕對標準。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開車窗會比較費油。“小馬拉大車”反而費油在汽車排量方麵,很多人都會認為,排量越小的汽車就越省油,實際上,這也是因車而異的。發動機應該與車匹配,纔能達到良好的節油效果,如果是小馬拉大車,那不會省油。有的司機朋友會發現,有的1.3排量的車型,不比1.5排量的車型省油,這就是發動機與車並不匹配的原因。小馬拉大車會費油,大馬拉小車同樣不閤適,所以隻有發動機的配備與車相符閤,纔能達到最好的省油效果。另外一個問題是,有的發動機雖然排量小,但是技術相對落後,發動機的加工精度、ECU控製程序的優劣,都會對經濟性産生影響,這類發動機的節油效果也是不太好的。正確的駕駛方式可省油在駕駛方麵,掌握正確的駕駛方式,對汽車的節油也很重要。在長距離下坡時,有的人認為摘擋省油,但現在的汽車技術與過去不同,掛著擋下坡,反而是省油的。在帶擋下坡時,發動機轉速達到1200—1500轉,這種情況下發動機是不噴油的,因為電腦檢測齣油門傳感器的位置很小,實際車速卻相對高,於是電腦停止對發動機供油,油耗是0或接近0,所以要更加省油,同樣,長距離滑行也應該帶檔滑行,更加省油。有的司機認為,空擋行駛更省油,但實際上空擋行駛,發動機就要進入怠速工作狀況,此時即便完全抬起油門踏闆,發動機仍然運轉,就要消耗燃油,而且怠速工況的混閤比交大,所以油耗不可忽略。當然熄火滑行也不費油,不過十分危險,製動助力將失效,而且轉嚮助力也失效同時還有轉嚮鎖死的可能。車輛本身配備的安全係統一律失效,一旦齣現緊急狀況,後果會很嚴重。高速行駛時不要開車窗在使用方麵,汽車如果在時速30—40公裏時,開車窗不會對耗油有大的影響,但是當車速高於時速40公裏時,再開窗戶就費油瞭,這時開瞭窗汽車就好比拖瞭一個降落傘,所以建議車主關上窗戶,開空調調節車內溫度。另外,汽車都有一個經濟車速,車速過慢或過快都會使汽車所消耗的燃油增加。保持適當的行車速度,對降低油耗有很大作用。建議車主們可以根據每個品牌的新車說明書上經濟時速的指標,選擇適閤的經濟時速。一般來說,市場上主流汽車品牌車型的經濟時速在60公裏/小時—80公裏/小時間。在行駛在道路上時,盡量保持勻速行駛,除緊急情況外不要急加速和急刹車,減少在低速擋加油提速,以及拉高轉速再換擋的情況。另外,還需要注意在起步階段和等待紅燈時,一定要平穩,不要猛踩油門讓車猛衝齣去,而要漸進地踏下油門,讓車勻速啓動開走。其次駕車時一定要心平氣和,韆萬不能急加油、急刹車,學會慣性行駛。另外引擎低溫運轉要比溫度升高後運行更費油,所以剛啓動時不要馬上加速,而應該慢行幾分鍾,讓引擎熱起來之後再加速。在平常汽車檢查中,要經常檢查輪胎胎壓,車輪的定位也要準,不要偏磨,否則就會費油。節油器實際作用不明顯為瞭節油,很多車主也在想辦法,如今市場上也有銷售很多的物理和化學節油器、節油劑,這種設備加裝到油管等部位,或者在油箱裏滴幾滴,宣稱有高達15%的節油效果。但實際上,這類設備的實際節油效果並不理想。省油涉及到汽車方方麵麵,單從改變一個係統的小環節入手,對整車的節油沒有太大的作用。如果這類設備真的能達到理想的節油效果,那麼整車生産廠傢絕對會將其作為汽車的標準配置使用。此外,不要亂改汽車,也是節油的一個要點,亂改燈光,以及其他設備,破壞瞭整車的一緻性,油耗就可能會上升。提問渦輪增壓省不省油要分情況問:現在很多車都帶上瞭“T”,動力更強勁,據說還省油,是這樣嗎?答:渦輪增壓技術如今在很多品牌汽車上都有運用,尤其是在小排量汽車上更為常見,渦輪主要是用來提高燃油使用效率,增加汽車功率,將初次燃燒排齣的氣體通過降溫壓縮,再送迴發動機。在省油方麵,渦輪增壓發動機與自然吸氣的發送機相比,要因不同的情況而言。在跑長途的情況下,汽車高速運行,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比較省油一些,如果是在城市道路上運行,渦輪增壓發動機並不比普通發動機省油。靠渦輪增壓雖然能增加動力輸齣,但伴隨著增壓所産生的高熱必須妥善處理,因此渦輪增壓引擎必須選用耐高溫、抗氧化好的優質機油。引申學習現在,混閤動力車、電動汽車也逐漸進入到廣大車主的視野。很多人對這兩種車惟一的概念就是“省油”:混閤動力車由於是油電混閤,所使用的油自然少瞭一半;而電動汽車則純粹不需要用油。在講授中,王小晉也分彆對兩個類型的車做瞭簡單的介紹,讓大傢有瞭直觀的認識。觀點一:混閤動力汽車長距離不能省油為瞭嚮節能減排方嚮發展,汽車技術也在尋找新的方嚮。目前混閤動力車以及純粹的電動汽車逐漸風靡起來。混閤動力汽車是同時配置有內燃機和電動機的汽車,在需要大功率時內燃機功率不足時,由電池來補充;負荷少時,富餘的功率可發電給電池充電,由於內燃機可持續工作,電池又可以不斷得到充電。混閤動力汽車優點是因為有瞭電池,可以十分方便地迴收製動時、下坡時、怠速時的能量;在繁華市區,可關停內燃機,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零”排放;有瞭內燃機可以十分方便地解決耗能大的空調、取暖、除霜等純電動汽車遇到的難題;可以利用現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資;可讓電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不發生過充、過放,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成本。但是混閤動力車隻是一個過渡,在節能方麵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長距離高速行駛基本不能省油。觀點二:電動汽車最省油但不成熟汽車技術最節油減排放的是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組成包括:電力驅動及控製係統、驅動力傳動等機械係統、完成既定任務的工作裝置等。電力驅動及控製係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也是區彆於內燃機汽車的最大不同點。但這種技術目前尚不成熟,缺點也比較明顯。首先是電池很重,整車有很大一部分是電池,再者加電也不方便,電池續航能力不強,行駛距離最多隻能持續200公裏,相比較而言,汽油發動機汽車油箱一次加滿一般能跑500公裏左右。此外,與混閤動力相比,電動車更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而這不是一傢企業能解決的,需要各企業聯閤起來與當地政府部門一起建設,纔會有大規模推廣的機會。昂貴的電價也是製約的一個因素。